水土保持新聞

強化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京津冀協同布局四大重點項目

發布時間︰2022-02-15 11:34:49
推進北方防沙帶生態保護和修復,對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的順利實施具有重要意義。近日,國家林草局、國家發改委、自然資源部、水利部印發《北方防沙帶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建設規劃(2021—2035年)》。

正文


  推進北方防沙帶生態保護和修復,對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的順利實施具有重要意義。近日,國家林草局、國家發改委、自然資源部、水利部印發《北方防沙帶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建設規劃(2021—2035年)》。

  規劃提出,京津冀山地平原區要強化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全面保護森林、草原、濕地等生態資源,全面提升太行山、燕山和壩上等地區森林草原質量。規劃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四大重點項目予以明確。

  京津冀山地平原區主要包括︰北京市懷柔區、平谷區、密雲區、延慶區,天津市薊州區,河北省雄安新區、石家莊市、唐山市、秦皇島市、邯鄲市、邢台市、保定市、張家口市、承德市,共41個縣域,面積1035萬公頃。該區域屬于半干旱半濕潤地區,從西北到東南共分為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四個地貌類型區,主要分布有亞高山草甸土、棕壤、栗鈣土等多種土壤類型。

  規劃中提到,該區域人口密度大,生態空間和生態用水嚴重不足,濕地面積不斷減少。同時森林資源總量不足,植被退化較為嚴重,沙塵天氣時有發生,局部地區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嚴重。

  針對現有主要生態問題,規劃明確,該區域2021年至2035年主要建設任務為退化草原治理36.8萬公頃,營造林地120.8萬公頃,水土流失綜合治理212.2萬公頃;通過工程固沙、造林種草、水土流失治理等修復措施,完成沙化土地綜合治理33.7萬公頃;在國家批準的規模和範圍內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建設或完善17處國際重要濕地、國家重要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濕地公園;完成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面積807公頃;深入落實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天然林和公益林管護、濕地保護等生態保護補償政策。

  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共布局四大重點項目,主要包括︰張承壩上地區生態綜合治理項目、燕山山地生態綜合治理項目、太行山(河北)生態綜合治理項目、雄安新區森林城市建設及白洋澱生態綜合治理項目,涉及41個縣(市、區)。

  其中,張承壩上地區生態綜合治理項目要求嚴格保護天然林和公益林,禁止商業性采伐活動,全面加強塞罕壩、冬奧賽區等重點區域森林草原植被保護修復等;太行山(河北)生態綜合治理項目要求推進永定河綠色生態治理,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科學開展人工造林種草,開展濕地保護恢復等;雄安新區森林城市建設及白洋澱生態綜合治理項目要求嚴格保護現有林草植被,嚴格水資源管理,開展地下水超采治理和節水灌溉,加強雄安新區周邊和白洋澱水系連通治理,開展大清河綠色生態治理等。

  涉及北京市懷柔區、平谷區、密雲區、延慶區等區域的為燕山山地生態綜合治理項目。項目要求封育保護為主,嚴格保護天然林和公益林,禁止商業性采伐活動;開展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種草,營造喬灌草結合的復層水源涵養林和水土保持林;開展森林撫育、退化林修復;通過退耕還濕、生態補水等措施,對退化濕地進行修復或重建;實施土地綜合整治;開展灤河、潮白河綠色生態治理,推進小流域治理,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

本文鏈接︰http://www.qcsgw.com/stbc/1424.html


聯系我們︰18518033323

技術支持︰
聯系郵箱︰